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关中八大怪所剩无几 现在哪里还能找到

※发布时间:2018-4-15 1:39:1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说其像裤带,是说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关中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关中面条以武功、杨凌、乾县、扶风、岐山为最好,而裤带一样的面条,在关中更是常见。

  由于关中地区以前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现在为了适应发展和变化,锅盔已经不再做的像“锅盖”那么大,但在一些,仍然能看到传统的锅盖一般大的锅盔。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胡椒或者别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有讲究,控制在成热,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就行了,这时候独特的香味会四处漂浮,满街都能闻见。

  “蹲景”是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的重量全压在脚后跟上。

  蹲是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气闲,不累不乏。如今“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偶尔会在西安、咸阳等站牌前看见部分“蹲”下来等车的关中人。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这种半边盖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能节约大量的木材,实现了关中人少木多土的盖房。

  “房子半边盖”是关中一大景观,也是民生低下的产物,这种房子光线充足,就是通风不畅。现在关中农村基本都盖预制板的房子,半边盖的房子也越来越少了。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但是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关中的姑娘们也更多的走出了,寻找自己的真爱。

  黄土地上风刮尘扬,烈日,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当做遮蔽。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关中人依然保留着听秦腔的喜好,不管过年过节,还是有重大节庆活动,都要听两段“吼”起来的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