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英国资讯> 文章内容

关注 “任性旅游”不免费救!外交部新规获网友力挺

※发布时间:2019-3-28 23:30:2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在外交部发布之后仍前往地区、遇到航班延误时不能沟通,这些本可以避免或通过沟通解决的事件,还需要将自身作为第一责任人,自身的权益。

  3月26日,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国与协助工作条例(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此次颁布的用于征求意见的草案中,对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不乏近年来引起社会争议的“中国遇航班延误或取消时的处置”、“中国、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关注安全提醒”、“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关注安全提醒”等等条款。

  针对这份工作条例的草案,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凌胜利表示,现阶段该工作条例还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到具体的立法还需要经过一段复杂的过程,但通过制度规范来引导工作是很必要的。

  随着中国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和“一带一”的全面推进,中国和企业走出国门的脚步也随之加快,2017年中国出境人数达到人次,但的工作人员却远远不够。在人员不足和资源不够充沛的情况下,需要制度规范来引导各项工作的实施。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出现了很多引起争议的场景。在感叹“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同时,也应该发现其中令人反思的地方。上述的大部分时间之所以引起广大的争议,是因为事件中的中国没有“”的对待冲突。无论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战狼2》,还是令人自豪的“利比亚撤侨”事件,都发生在战乱背景下,凭个人之力很难保障自身权益,仰赖“强大的祖国”是必然的。

  但在外交部发布之后仍前往地区、遇到航班延误时不能沟通,这些本可以避免或通过沟通解决的事件,还需要将自身作为第一责任人,自身的权益。凌胜利表示,在海外由于个人原因所导致的冲突,责任由个人来承担,是一项国际惯例。

  在英国外交部云南迷人湖的官网上,有“对于那些外交部曾经不要前往的地区,我们可能无法对在这些地区的英国提供协助”的提示,美国、、等国的外交部官网也都有类似的公告。

  美国、等国乘坐安排撤离的交通工具都不是无偿的。美国国务院和驻外的网站告知,根据美国法律,国务院应为处于局势的地区的安排组织的交通工具撤离,但是搭乘该交通工具的必须付费。也是如此,在国外发生大规模突发性事件时,最为最后应急手段,会组织撤离到最近的安全区域,但费用要自理。

  在英国,官员不可以以当事人名义开展实际搜寻海外,即便当地调查部门未能有效开展工作,此外,不能使用公共经费资助偏远地区人员的营救行动,或在人员不幸遇难的条件下承担遗体搜寻和运送的费用。外交部也,搜寻人员是所在国地方的职责而不是官员的职责。

  此外,发达国家的还有“不免费提供紧急医疗救助”、“不帮助办理海外出入境、居留、移民等事务”、“不支付在外亡故本国的丧葬费用”等等多项。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不是对海外的“大包大揽”,驻外使的受到诸多条件和因素的。

  正因为这些在海外范围的有限性,强调了对海外安全负责的应是自己。凌胜利也认为,在个人性突出的海外事件中,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分开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侨网》发文称,绝非包庇偏袒,也并非大包大揽。涉及外交资源的合理分配及使用,不可能搞“大包大揽”“事事”,受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义务,而非一味享受。此项修改工作条例的意见征求稿一处,就得到了网友的纷纷点赞,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要“杜绝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的发生”。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中国和协助指南(2015年)》中就曾明确列出了的责任界限,但此项《指南》的法律效力比较弱。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工作条例》中,对于工作有了更清晰和具体的划分,有了责任的划分,才能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和最需要的地方,织好这张广大海外安全与权益的“网”。

  2018年2月8日,一则“留学生受人”的帖子开始在社交上流传,很快惊动中国驻外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

  一起让无数留学生感到恐慌、让万千网友牵肠挂肚、让数家外交机构殚精竭虑的“留学生人身安全险情”,最终被坐实是一波打着“恶作剧”的网络“营销”。

  目前,网友已道歉,但除了道歉,对相关涉事者又该怎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记住些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