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文化新观察 那一年我知道“过年”要从打开课本时说起

※发布时间:2021-4-14 18:33:0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中国人说的“过大年”,讲究的是一方风俗,品味的是一种文化。如今,这些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课堂!

  对韵歌、诗文、春节童谣……自2017年开始,传统文化元素大幅进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把更多的“中国味”纳入中小学课堂,力求培养“正正的中国人”。

  别以为只有语文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语文、历史、与(思想)三科为主,艺术、体育与健康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今后,武术和京剧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抓手。

  传承,就要着眼长远和未来。师范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说,中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奠基阶段,做好教材编写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的重要举措。

  书法篆刻、陶艺、戏曲、青花瓷……结合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课程引人入胜。

  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引入学校、融入校本课程,峰峰矿区滨河小学让同学们亲手体验传拓技艺。

  在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传承人的指导下,河南洛阳孟津县第二县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学习制作“牛”主题剪纸作品,感受传统剪纸艺术魅力。

  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学校要从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特色技艺和其他文化遗产等六个方面,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农田、认农物、画果蔬、诵农诗……四川省彭州市濛阳镇小学开展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传承教育。

  唱着中医歌谣,在各种种子、中草药的叶子等标本中浸染, 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健康小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们,对祖国中医药有了最初的认识和亲近。

  引导孩子们在真实亲切的场景中调查与讨论、思辨与内省,江苏省徐州市大马小学创学方式,增强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要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后吴艳玲说。

  传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学校中,而是要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这道由浅入深、影响深远的命题,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

  鼓励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展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体验或开展非遗研学旅行;文博场馆、美术馆与教育部门或学校合作共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生态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利用自身文化积淀,打造美育大课堂……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就是在一次次以“过大年”“闹元宵”等为契机的浸润中,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我们的未来一代成长为拥有中国心、守住中国根的中国人。推背图 详解